很多人怕跟同事請教問題,覺得顯得自己“不專業(yè)”,又或者怕打擾人家。但其實啊,你要是態(tài)度真誠、說話客氣,大多數人都愿意分享。不如先從具體的小問題入手,比如問問某個表格咋做、某個工具咋用,慢慢跟人家建立信任。要是能主動攬點輔助活兒,像記會議記錄、幫著推進項目,也是近距離觀察學習的好機會。
跟不同資歷的同事學,能學到不一樣的東西。資深同事一般擅長處理復雜事兒、把握大方向,你多看看他們咋拆任務、咋預判風險,對提升全局思維特別有幫助,還能問問他們以前咋解決難題的,聽聽思路。同齡同事更懂現在常用的工具和高效小技巧,聊起來也輕松直接,比如問問某個軟件的使用心得,或者有沒有啥能提高效率的小妙招??绮块T的同事還能給你不一樣的視角,了解他們的工作流程和頭疼的事兒,能幫你打破思維局限,以后合作也更順暢。
問問題的方式也很關鍵。請教之前最好自己先試試、多想想,別問那些太基礎,或者隨便搜搜就能找到答案的問題。問的時候盡量說清楚、說具體,讓人家好回答。聽的時候要專心,也可以記記筆記,沒明白的地方及時追問細節(jié),比如某一步具體咋操作,或者當時為啥那么決定。更重要的是,學到方法后得在實際工作里用起來,還能跟人家反饋結果——一句“您上次教我的方法特別好用,我用在某某事兒上效果特別好”,人家聽了會很開心,以后也更愿意跟你分享。
學習的時候也得注意分寸。別占用人家太多時間,問題最好攢一攢集中問。像薪資、晉升這種敏感話題,可千萬別提。而且學習是相互的,要是有機會,你也可以主動分享自己知道的,或者幫人家搭把手,搞成雙向交流的關系。另外,別人的經驗也得結合自己的情況靈活用,別生搬硬套。
把學到的東西整理沉淀下來,效果會好很多。可以隨手記記人家分享的經驗技巧,定期回頭總結總結。在工作里用用看,根據效果調整優(yōu)化。還能把零散的知識點串起來,比如整理成流程清單、案例集,或者畫個思維導圖,慢慢形成自己的方法體系。
之前有個剛入職的年輕人,總留意團隊里資深同事處理郵件、跟客戶溝通的方式,默默記下來還跟著練,后來把自己的心得整理成一份簡單實用的SOP,團隊都采納共享了,半年后就因為進步快,被提拔成小組負責人了。這事兒真能說明,會跟同事學習,確實能帶來實實在在的成長。
跟同事學習不是單方面要東西,而是靠真誠的交流,把人家身上那些“藏在心里的知識”變成自己的能力。只要保持謙虛、多好奇,身邊每一位同事都可能成為你成長路上的引路人。職場里進步最快的方式,往往就是讓優(yōu)秀的人愿意幫你打開知識的大門。
你也可以試試,每天跟一位同事請教一個小問題,一周內就用起來。堅持下去,說不定能收獲意想不到的成長呢!